國家政策扶持水處理產業 解決水環境問題
為緩解我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,遏制水環境惡化的勢頭,促進工業經濟與水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,必須加強工業節水工作。
國家經貿資源[2000]1015號文件《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》提出了水資源不足已經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。解決這個問題,關鍵要加強水資源的節約、保護和科學利用,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。
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/4。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增長期,工業用水大幅度增長,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,必須從戰略上認識做好工業節水工作的重要性,切實加強工業節水工作,以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。要深刻認識工業節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,將“節流優先,治污為本,提高用水效率”作為工業節水工作的指導方針。
我國一方面水資源嚴重短缺,另一方面卻浪費嚴重,工業用水效率總體水平較低,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懸殊,國內地區間、行業間、企業間的差距也較大,跑冒滴漏等嚴重浪費水的現象普遍存在,工業節水潛力很大。
2000~2010年我國工業節水的總體目標在重點抓好火力發電、紡織、石油化工、造紙、冶金等高耗水行業的節水工作的同時,對全部工業企業的節水工作實施指導,**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。
工業取水年增長率:按照國家水資源供需狀況和國內節水總體目標,在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%左右的情況下,取水量增長控制在1.2%。重復利用率:從目前的50%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60%;2010年達到65%。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:從目前的340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170立方米,2010年降到120立方米。
國家還建立了工業節水激勵機制。通過財政補助、減免有關事業性收費等政策,鼓勵和支持節水技術改造和廢水回用。根據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[1999]290號文件有關規定,工業企業節水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的40%,可按規定抵減當年新增所得稅。對于以廢水為原料生產的產品,可以按照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[1994]001號文件的有關規定,減免所得稅5年。